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为世界谋大同的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前提条件、凝聚共同目标、明确前进方向,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恰逢其时,任重道远。
弘扬和平、发展的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前提条件
和平与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平是关于人类是否能生存下去的问题,发展是关于人类生存得好不好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和平、发展这两大基础性问题,才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能。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期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不谋求以武为尊的安全格局、不追求以力为贵的安全秩序、不寻求以强为上的安全环境,而是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同各国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维护世界长久和平。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面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发展赤字,中国积极倡导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的历史性时刻,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坚持开放发展,优化全球经济增长路径。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坚持向多边谋发展活力、向开放要发展红利、向合作求发展耐力。坚持普惠发展,着力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中资本剥削劳动、西方剥削东方、发达剥削欠发达的不平衡问题,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同目标
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公平是关于国际交往规则的价值体现,正义是关于国际交往行为善的价值追求。公平与正义凝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目标。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中国坚持各国地位平等,倡导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地参与国际交往。中国坚持各国主权平等,并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中国主张在国际交往中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双重标准,以相同的原则处理和评价国际事务,主张权利与义务对等。“各国能力和水平有差异,在同一目标下,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国际社会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国主张公平的规则与均衡的结果相一致,在公平规则基础上进行资源、权利与机会的分配,其结果应该达至一个均衡的状态。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中国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追求人类的公利,致力于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中国倡导各个国家利益的和平有效协调,世界各国要相互待之以“信、情、正、道”,要坚持合作反对零和、坚持共赢反对单赢、坚持多边反对单边,先富的国家要帮助贫穷的国家。在出现国际纠纷时,要积极发挥联合国作用,坚持双边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纠纷。
弘扬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前进方向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自由既是各国人民选择发展道路的自由,更是他们追求幸福和全面发展的自由。民主关乎各国能否自主地决定自身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问题、能否平等地商量着处理国际事务的问题,自由关乎各国在国际体系中能否不受胁迫地决定本国的政策和行为。民主和自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发展、文明进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行稳致远的关键和前提。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的权力。“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传统、现实情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自主地不受他者干扰地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权利。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弘扬民主的政治价值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做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超越一国范围内的国际事务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不能由一国或少数国家说了算。
“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国家亦然。只有任何一国都不从实力出发同其他国家交往,而是在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共同体中互相尊重,国家才能在独立自主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自由。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规则相辅相成,只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不断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变革,实现制定规则与遵守规则相统一、平等参与与获取机会相一致、享有权利与承担责任相符合,才能实现各国参与国际交往与全球治理的自由,才能获得各人才追求其才能全面发展的机会。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确立新的价值立场,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自觉;提供新的价值标准,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指明新的实践路径,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立新的价值立场。立场问题是价值的根本问题,秉持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西方国家,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将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伪装成普遍性利益;秉持“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发达国家,站在发达国家立场,将发达国家局部利益包装为全体利益,他们以此构建的国际共同体的实质是为了实现资产阶级利益、实现发达国家利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超越国家、民族的割裂,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立场上,在尊重各国特殊利益情况下,致力于实现人类共同利益。新的价值立场关涉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唯此才能获得更多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自觉。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价值标准。标准问题是价值的主要问题,资产阶级将只适合于自身的标准推广到全世界,以只适用于西方自身的标准裁剪丰富多彩的世界,妄图将整个世界纳入他们的“公式”当中,以实现其自身利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要了解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发展道路、没有定于一尊的政治制度。对于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评价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国家标准,而是要看是否适合自身特定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新的价值标准致力于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唯此才能切中利益上的交汇点、情感上的共鸣点和思想上的共同点,凝聚不同国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新的实践路径。实践问题是价值的最终落脚点,在“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导下,对于与己不同者,西方在文化上渗透、政治上颠覆,甚至军事上打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摒弃对抗、单一、零和的思维方式,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上交流互鉴、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构建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路径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同向同行,唯此才能汇聚起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强大合力,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旗帜,秉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理念,扎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人类社会向着光明的未来阔步前进!
【执笔人:杨伟宾,系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系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构筑新时代中国价值的关键基础理论研究”(18JDSZK141)阶段性成果】
来源:http://www.dangjian.cn/shouye/sixianglilun/lilunqiangdang/202108/t20210827_61566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