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省级评选结果,由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选送的四项作品脱颖而出、再获佳绩,分别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同时,在此前进行的教育部评审中,2项作品分获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彰显了我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卓越成效。

由我院田永秀、马先睿、李学勇老师指导的《新型举国体制谱盛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奏华章》,荣获教育部全国二等奖、四川省一等奖。该作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七章第三节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展示。我院研究生黄几荣、盘小莉、彭诗婕、杨奕铭、冯心奕兰五位同学积极参与,以成都科幻馆为独特教学场景,从文明与科技、历史逻辑、关键问题、青年使命等多个维度组织全篇,深入阐述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价值,为思政教育注入了科技与时代的活力。

由我院闫磊、田永秀、王菁老师指导的《文化自信润巴蜀,芙蓉花开万象新》获得教育部全国三等奖、四川省二等奖。该作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章第四节内容创作,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姬晓月、焦阳、毕蓝、黎烁、何曼青、刘诗妤参与其中,以成都芙蓉文化为切入点,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探究其源远流长的内在机制和焕发新生的实践路径,引导青年深刻把握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揭示了文化自信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

由我院邓秀芸、王迎迎老师指导的《培育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获四川省二等奖,白婉如、赵罗燃、姚娇娇、符俊婷、韩骐岳、康司思同学共同打磨完成。该作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为主题,围绕“如何将成都培育为全省及全国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问题展开,以成都科创生态岛为案例,阐释了成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原因以及相关措施,引导学生在科创文化浸润中学习理论知识,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此外,由我院王迎迎老师指导的《百年铁路振山河,青襟志远兴邦国》获四川省三等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业锦、刘婧雅、张俊岚、彭伊萌、贾思羽、穆媛参与制作。该作品以《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第二节为依托,巧妙地将铁路发展这一科技主题与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深度融合,以“爱国三问”为线索串联起历史与现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我校交通强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这一特色资源,使教学更具直观性与感染力,凸显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科技领域的体现。

指导教师马先睿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将在学院党委带领下,继续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让思政课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参赛学生黄几荣也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感想:“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深入地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上述获奖作品是西南交通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和2024年5月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的探索和创新,引导学生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续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