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同步召开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紧扣深化教学改革、夯实教学质量、强化育人实效核心目标,围绕题库建设、学生问题解决、师德师风建设等关键议题,通过经验分享、专题研讨、任务部署等形式,明确教学重点、优化教学路径,为后续教学高质量推进筑牢基础。

会上,各教研室聚焦教学核心需求展开深入研讨。在题库建设方面,明确以“以考促学、以题促教”为抓手,全面覆盖各章节重难点,实现题型与知识点精准匹配,重点章节加大题量,“毛概”教研室以“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范例,确定知识覆盖与能力分层双重目标,设置四级难度梯度,制定质量保障规定,同时明确任务分工与节点,如10月底前完成整课题库并标注难度、题源与解析,后续实行交叉互审与定期抽测。
另外,各教研室将重点推进学生常见问题清单工作,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草拟“原汁原味”问题,按章节筛选梳理形成清单,补充具体描述与答案,部分教研室强调问题设计需兼顾精准度与描述性,立足学生视角引导自主思考,同时完善学情反馈机制,实现课前调研、集体研讨、课堂回应闭环。
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规范也成为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系组织学习翟婉明院士等全国“最美教师”事迹,探讨新时代优秀高校教师标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学习课堂教学纪律处理办法及听课评价标准,明确政治底线与纪律红线,同时规范教学运行,要求依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按时提交材料,形成制度化教研档案。
此外,思政系还部署专业课程知识图谱制作、“交通思政”讲义修改、课程实践与信息化建设等任务,计划开展作业与实践成果线上展示,组织平台功能与AI助教应用培训,形成统一操作指引与教学模板。
本次集体备课会既明确工作任务与标准,又凝聚教学共识与创新思路。参会教师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推动学院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文 字:侯铭泽
一审一校:叶 文
二审二校:王 菁
三审三校:邓秀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