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骅

发布者:魏敏日期:2022-10-03 07:40  点击数:

林同骅(1911-2007),男,重庆人。航空及工程力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1929年入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1933年被清华大学录取派往美国学习飞机设计与制造,1937年回国,带领技术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仿造成功苏联驱逐机20架,教练机30架,以应抗日战争之需,1944年担任国家新飞机试造室主任,领导主持试造成功C1010运输机,并与同事完成从重庆到成都的处女航。

林同骅毕生从事航空工程、工程力学、非弹性构造、金属疲劳等分析研究,硕果累累。先后担任美国航天航空部高级工程师、顾问,美国空军科学研究署金属疲劳研究主持人,曾荣获美国工程院工程师最高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每年在全世界只评选一位杰出工程师奖,他荣获此奖。

林同骅专门从事力学理论研究,写出巨著《非弹性结构理论》。致力于复晶体塑性理论的研究,创立了“复晶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论”。该理论适合各项物理力学条件,并符合试验结果,得到前苏联、日本、捷克塑性力学学者的一致肯定。用微观力学解释了裂缝萌芽在显微镜下照出的许多现象,此项研究由美国联邦政府科学研究机关资助并继续研究。1990年,他创立微观塑性力学及微观疲劳裂缝萌芽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这一理论是正确的。

爱国故事:

试飞对我国航空技术发展至为重要——林同骅

重庆至成都的飞行合照,第二排左九为林同骅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抗日战争时期,林同骅抱着航空救国的理想毅然回到祖国,先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和航空研究所从事研究及教学工作。随后国家成立了新飞机试造室,直属工务处,由工务处主持设计试造,林同骅任主任。1944年8月18日,林同骅和同事驾机由重庆飞往成都,完成机身机翼均用木料制造我国自行设计制造试飞成功的首架运输机——“C1010运输机”的处女航。

为此林同骅在自传中曾指出,试飞员李兴唐在厂目睹试造情形,对此机具有信心,欣然起飞。初次在机场滑行,发现机头过重,经调整升降舵副翼,顺利升空。首次升空时,机上有李兴唐、我及检验员林同骥(志愿登机)。我戏告李兴唐:如万一新机出事,你李家只损失一人,而我林家则损失二人。他听了这话更加充满信心。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C1010运输机”上,充分表现了林同骅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彰显了林同骅关心祖国的命运,愿意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


参考文献:

[1] 侯西岭,张秀山,殷建国.寻访交大之星[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