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恺

发布者:张艺凡日期:2022-10-03 07:10  点击数:

严恺(1912—2006),男,福建闽侯人,世界著名的水利海岸工程学家,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墨西哥科学院三冕院士。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1938年获荷兰德尔夫特(Delft)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师学位。河海大学创始人、校长、名誉校长,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

严恺毕生致力江河治理与海岸线综合开发利用,为水利、水电和水运系统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主持的“天津新港回淤研究”,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研究工作,为解决天津港的严重回淤、建成深水大港作出贡献,负责指导全国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并主编完成《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负责长江口整治研究,提出的南支北槽-12.5m出海深水航道建设方案对以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致力于珠江三角洲的整治研究,尤其提出“水沙西调、保护广州、保护伶仃洋海域”战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风浪与海堤的相互作用机理、海岸工程泥沙运动研究等都取得重要成果。1995年获全国高校系统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担任众多重大工程如长江葛洲坝、三峡工程等的技术顾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8年严恺(右)与专家讨论研究长江口治理问题


奉献故事:

“水利是艰苦的事业,所以,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生活上一定要艰苦朴素。”

1988年,严恺在黄河壶口考察

1973年,严恺(右三)率中国水利考察组在美国考察

正当长江干流修筑第一座拦江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时,国务院决定,由严恺率领中国赴美水利考察组出访。严恺一行于1973年实地查看了田纳西、哥伦比亚等几条河流的治理工程,并参观了几所大学和研究单位,同美国专家们研讨有关河流治理问题。这次考察了解到美国近百年来水坝建设、船闸设计和其他一些水利方面的经验教训,对解决葛洲坝工程遇到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这是严恺在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30周年校庆时,挥毫写下的十六字校训。几十年来,严恺身体力行,始终践行着这样的准则,他艰苦朴素、严谨踏实、平易近人的作风,华东水利学院有口皆碑,更是被代代河海人传颂,并不断继承和发扬。

1952年,严恺受命创建了华东水利学院。学校选址于江苏省南京市,建校初期,他曾在清凉山山脚搭草棚为学生授课,与学生一起在简易运动场上参加校运动会。在南京的冬天,严恺常穿着一件已经褪色的厚重旧大衣,骑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有人曾建议他换一件轻便衣服,但他并未采纳,依旧如是,经人问询,方才得知,原来那件大衣是他多年前参加黄河中上游测量地形时穿的,那时正值寒冬时节,严恺在野外测量工作,只能依靠这样厚重的大衣来御寒,几年之后,他的厚重大衣依旧陪伴在他身边,见证着水利宗师一生的朴素情怀与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放涛主编.群星灿烂 河南大学名人传1[M]. 1992.

[2] 缅怀两院院士严恺 一代水利宗师的朴素情怀,光明日报,2006年5月7日.


育人故事:

“今后的主要任务仍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干部质量能更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

——严恺

1952年华东学院水利学院校门

严恺为河海大学题“十六字”校训

人才培养,需坚持科学的育人理念,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严恺是一位管理有方的教育家和领导者,1952年,严恺受命创建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十六字”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体现出优良校风。谈到在新形势下如何弘扬河海大学优良校风,严恺说道:“‘十六字’校训是我几十年来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在河海大学的工作实践中所体会出来的办好大学、培养合格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经验,也是我个人的座右铭。”当前在改革开放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十六字’校训更有它特殊的意义。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腐败思想和不良现象,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缺乏崇尚知识、崇尚文明的风气、不求进取、纪律松弛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十六字’校训传统,培养‘四有’新人。

严恺认为,水利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理论与工程实验、实践相结合。学校创办后,严恺主持兴建了水工、水能、水港、河流等相关的实验室,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场所,同时,他也要求师生直接参与科研机构及生产部门的实践工作中,例如,1956年,严恺参加了钱塘江下游河口的治理工作,他要求学校的教师带领毕业班的学生,一同参与钱塘江河口规划江道的潮汐水利计算。此后,华东水利学院开始进一步规划并开展师生的科研实践工作,参加的项目包括三峡科研项目、国家12年科学远景规划课题等。在严恺的带领下,华东水利学院逐渐形成了教学理论与科研实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机制。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编,工程科技的实践者:院士的人生与情怀[M].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