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采栋(1919-2016),男,江西奉新人,冶金物理化学家、有色冶金专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194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
多年来一直从事有色冶金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在湿法冶金酸性浸出液除铁理论方面,有较精辟的见解。徐采栋在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推广上有较深的造诣,从工业生产实际需要出发,主持和参加了许多冶金化工项目的科学试验,为开发和综合利用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汞、锰、铝、锌、锑、钛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有色金属硫化矿焙烧产物的稳定区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热力学处理方法。还探讨了钴、镍等第八族元素在置换和电极过程中的特殊行为,在这个问题上发展了电化学理论。徐采栋从事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冶金过程研究,在碳氮化钛的形成及其对冶炼的影响方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独到见解。徐采栋对非平衡态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极感兴趣,认为以平衡态和可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经典力学,作为当前化工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有明显局限性,并致力于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方面的最新理论成就,推动化工冶金理论研究发展。他主持参加过许多冶金化工项目的试验和试制,研究成功的一些成果,现在仍在国内生产中推广应用。进入80年代,他对冶炼中的新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为开发和综合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作出了新贡献。1978年和1979年,他分别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创新故事:
“科学的创新大都来自好奇、坚毅和勤奋。”——徐采栋
分析实验数据(1955年秋,贵阳)
徐采栋在实验车间
徐采栋幼时聪敏好学。中学读书即表现出对化学、物理学科的强烈兴趣。1949年学成后的徐采栋毅然回到了自己深深热爱的祖国。“我是搞冶金的,贵州有全国最大的铝矿,所以我选择了贵州。”徐采栋设计并主持研制的小高炉炼铁,不仅产量提高,自然环境也得到了保护。他还炼出了贵州省内的第一片铝。1956年,他主持电解法制取高锰酸钾的试验,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后在遵义建厂投产,成为国内生产高锰酸钾的重要基地。1957年,他主持竖炉制钙镁磷肥试验成功,从1958年起,各地陆续建厂,这种方法至今仍是该产品生产的主要方法。
徐采栋被任命为贵州省副省长时,分管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徐采栋认为,改变贫困面貌,人才是关键,工作千头万绪,应从教育入手。于是,给全省的高校修建“三大件”,即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此外还抓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搞“万人科技扶贫团”,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贫困地区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扶贫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薛启亮,李瑗. 九三学社卷[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