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室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系

专业历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我校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招收的专业之一,其前身为我校1978级招收的马列师资班,办学历史长,具有丰富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专业特点:依托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与轨道交通的鲜明特色,打造西部示范、全国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理论功底、卓越的实践才能的思想政治工作复合型人才。(1)专业培养致力于“三个并重”:即培养学生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政治立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世致用的专业知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资政育人的实践能力三者并重。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上注重“三个面向”与“三个联系”。本专业课程设置既扎根本土,又注重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教育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世界联系中国、历史联系现实与未来。(2)专业培养具有本、硕、博一体化的学科平台和学科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学养积累丰厚。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同时该专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18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不仅意味着科研和学术实力,对于具有进一步深造意愿的同学而言,具有免研、保研甚至本硕博连读的宝贵机会和学科平台。(3)师资力量强:目前思政系的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大多来自相关学科排名前五的名校,近50%的教师有海外名校留学经历或交流经历,是一支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学术团队,具有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师资保障。(4)就业前景好:本专业自开办以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向国家、社会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广受赞誉。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列全国第14位,尤其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高度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专业历史:建国之初,我校即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现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论》(铁道部试点)等课程发展而来的。自“05方案”之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先后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称号,2016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公布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称号。
专业特点:
      第一:学术水平高。本学科团队成员先后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12项,其中国家“马工程”重大项目1项,实现四川省高校零的突破。在研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四川省的研究课题有20余项。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16项,其中教育部10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第二:教学效果好。团队成员中有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彩一课入选者1人,四川省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人;近年来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
      第三:老一辈教授在全国具有相当的地位与影响力。朱铃教授是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鲜于浩教授是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组成员。何云庵教授是国家“马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5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教育部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精彩一课”获奖者、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会长,兼任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中青年教师也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田永秀教授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对象、四川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胡子祥教授为“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培育对象、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第四,“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使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本教学团队年龄从60后、70后,到80后都有,将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到极致。团队建立课程负责人制、督导制、教学观摩与集体备课制、教学导师制等;长期坚持集体学习和备课,及时将中央精神融入课堂,以科研促教学,教学水平整体较高且风格多样。团队保持传统,发挥优势,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教学研究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
      发展演变:按照国家要求,1987年我校在学生处下设思想品德教研室,后来经过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德育部、思政部几个发展阶段,于2005年按照中央05方案要求,成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后更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要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的教学、科研任务。
      教研室特点:(1)始终把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作为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按照“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要求开展一系列工作,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到实处。(2)始终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多次获得学校和四川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始终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一系列工作,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中长期坚持开展读书、研究、实践活动,先后出版多部与实践教学紧密相关的著作,切实推进“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体”,努力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4)始终注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教研室14人中,大多来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职称结构、学源结构合理,是一支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的学术团队,倾心倾力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成立于2017年8月。教研室主讲教师共4人,职称结构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学历结构为:博士3人,硕士1人。其中三位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的访学和留学经历。主要有历史学、法学和政治学三个不同的专业背景。
       教研室承担着全校每学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上万名学生研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考核评估以及上百名授课教员的教学日程安排、教学日常管理、集体备课与教学交流等繁重的任务。教研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较高的教学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强烈的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不断致力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致力于提高课程在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中的贡献力和影响力;不断致力于引导学生跟踪研究最新发生的对社会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的热点问题,全面了解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重大内外政策,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其肩负的历史任务,增强青年学生执行党和政府各项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信念。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已成为政治素质高、业务较强、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一支团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教研室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原为人文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根据中央2004年16号文件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合并,并加入“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组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教研室办学历史长,有较强的本科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力。
      教研室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认识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1)教研室培养目标:课程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理论分析的素养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并注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研室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先后进行了图像教学法、问题研究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探索。同时,根据教育部2012年关于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教研室用“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社会调研”等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师资力量强:目前教研室有博士学位者3人,占30%。海外名校留学经历或交流经历2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是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学校学院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教研室现有主讲教师共8人,职称结构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学历结构为:博士5人,硕士3人;年龄结构为:50-60岁教师2人,40-50岁教师4人,40岁以下教师2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和理论经济学等不同专业背景。

 教研室承担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心任务,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从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本教研室老师们在课程负责人带领下,积极营造讲政治、顾大局,重民主、求团结,敢为先、创一流的教研室文化,把本教研室打造为一流教研室、把本课程建设为一流课程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专业历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发展历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历史沿革。”概论“教研室的前身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我校马列主义教研室,现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概论”课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专业特点:
      “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居于核心课程地位,具有政策性强、政治性强、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知识点跨度大和涉及面广等特点。课程教学突出“12345”教学体系,即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清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阐明三条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构建四个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课后辅导答疑教学),突出五大教材内容(总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
      “概论教研室在教学、科研、党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1)教学:近年来,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获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1人获四川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三等奖,1人获唐立新优秀教师奖,教学团队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人获西南交通大学”十大最受本科生欢迎教师“称号,其中”概论“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建)、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科研: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超过5项。在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党政报刊杂志发表教学、科研论文数十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高质量专著、论文集等若干部,3人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人获唐立新优秀学者奖。
      (3)党建:近年来,教研室所在党支部两次被评为学校”十佳支部“,4人次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两学一做’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支部党员率100%,支部成员80%以上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教研室历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成立于2011年。
教研室特点:教研室目前9名教师。主要承担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针对博士研究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针对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针对留学生的《Contemporary China》,共8个学分的课程。教研室特点如下:
        一是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力量雄厚。教研室同仁的专业背景包括哲学、政治学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同学科背景,很好地实现了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近年来,教研室同仁承担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项省厅级项目,10余项校级项目,并在高级别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二是教学方式多样化,教改富有成效。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步步深”“步步高”的特点,教研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教改和探索,获得了“对话反思”教学、“自然辩证法中国话语转换”和“劳动观融入研究生思政课” 三项教育部教学方法推广项目或择优资助项目。教研室多次在省级和校级教学比赛获得佳绩。在每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评比中,教研室2016年获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和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获得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是成员团结协作,彼此砥砺前行。教研室同仁与学院内外其他教师一起奋战在全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第一线,教学科研并举,立德树人在心,围绕教学、赛课、科研项目申报等的一次次团体作战,使教研室形成了互助友爱、协作奋进的良好氛围。